新闻资讯 +

乙肝开发新药新线索,德国科学家开发,从EV样本完全去除HBV
发布时间:2020-12-22      917 阅读量

什么是细胞外小泡(EVs)?相信许多读者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2020年12月22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上,Stephanie Jung、Karolin Fiona Kirsten Jacobs等科学家提出:从血浆源性细胞外囊泡中高效、重复地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下图: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uploads/image/20210128/1611827796.jpg

乙肝开发新药新线索,德国科学家开发,从EV样本完全去除HBV

本研究人员介绍,细胞外小泡(EVs)是病毒感染中新兴的基本角色,其通过穿梭病毒成分、介导免疫反应和可能的病毒传播。然而,在以可靠有效的方式,如使用净化EVs和清除污染病毒颗粒方向研究存在许多障碍,这些障碍阻碍了这种方法针对临床和诊断治疗方案的潜力。由于EVs和病毒离子在大小、密度、膜组成以及生物发生方式上的相似性,目前还没有从EV制剂中,去除病毒的标准化方法。

因此,对EVs病毒学研究需要可靠有效的方法来净化EVs,去除污染抗体和病毒颗粒。简单来讲,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等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从乙肝病毒血浆中分离纯化的EV方案,该方案结合了大小排异色谱和亲和纯化。纯化以后的EV样品,不含有病毒颗粒、HBV表面抗原、HBV核心抗原、抗体和感染性物质。

uploads/image/20210128/1611825108.jpg

细胞外小泡(EVs)是什么?

它是活细胞主动释放的膜性颗粒的总称。这一异质组成,是由不同生物发生方式和大小不同成员所组成,包括多囊体衍生的外体小体(40–100 nm)、质膜上萌生的微泡(50 nm–1μm)和较大的凋亡小体。EVs通过选择性地,在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之间穿梭的信号分子(比如:核酸、蛋白质和细胞因子),实现细胞之间的通信。

uploads/image/20210128/1611825225.jpg

在一些已经出版的报道中,都曾介绍了EV介导的病毒成分转移。这种转移,主要通过激活和抑制对感染的免疫而产生促和抗病毒效果。EV甚至还被提议,封装整个病毒和病毒基因组(特洛伊外体),从而有助于保护病毒颗粒不受到抗体影响,并协助病毒传播。那么,EV介导的感染性转移代表了什么呢?实际上,EV介导的感染性病毒转移,可能会绕过抗体反应,恶化临床结果,降低疫苗接种效果等(观点来自: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本研究人员认为,需要进一步地研究确定净化EV对病毒感染的影响。德国研究人员介绍,我们开发了一种从EV样本中,完全去除HBV的综合方法。所得到的EV样本,完全没有病毒大小的颗粒、病毒表面抗原、病毒核心抗原、抗体污染和感染潜能。虽然,联合纯化步骤后的产率较低,但我们估计该方案可以扩大规模,以获得足够的EVs用于功能研究。

uploads/image/20210128/1611828504.jpg

这是一项有趣的新线索,属于EV制备方向,该方向研究的意义是,对EV介导的病毒感染效应的深入探索,可能会导致针对各种疾病的新诊断程序或新疗法的发现(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化学系巴伐利亚核磁共振中心、德国哥廷根IBA GmbH、德国慕尼黑合作网站德国感染研究中心(DZIF)等研究人员共同在2020年12月22日发表)。

746531826 0755-2220 2135 15813805650@163.com 回到页面顶部